
--闫董事长在论坛发言
每一个地球人对教育的最终渴望,莫过于渴望自己的子女受教育后,变得更聪明、更睿智、更理性、更健康、更幸福。这也是千千万万每一个家长做人的渴望。
习近平主席语重心长,在“十九大”上提出了“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是习主席要求整个国家形成以人为核心的发展目标的价值认同,这是以人为本经济发展模式,专注于人的发展教育事业,这也是习近平新时代怎样走强中国教育的总动员令。主席对教育的慷慨陈词震撼苍穹,为13亿中国人,乃至为人类的地球村点亮了未来教育的方向。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教育的方向,这就是新时代中国教育的头号问题。
换句话说就是:
·要教好每一个学生
·要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要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成功
就要:
·为每个学生提供更适合的教育
就要:
·站在教育的制高点上,让每个学生实现享受成功教育,这就要制定一整套为实现每一个学生享受成功教育的法案。
如何实现新时代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呢?
这是一个举世瞩目、持久弥新、伟大的综合教育工程,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国家、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才能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有质量的教育。
为了“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首先,从社会、从国家层面看,要从当代以下七大主要教育资源入手,如何不断调整、改变、提升这些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按需供给。
新时代七大教育资源就是:
1、要提供能满足数量需要的优质教师资源;
2、从优生优育开始,在每一个人生阶段造就提供优质的生源;
3、满足造就各类人才需要的现代校舍和教育教学装备;
4、要挖掘、更好传承五千年来人类创造的社会文明和经典教育资源;
5、现代教育科学管理资源如何传承和创新;
6、20世纪80年代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罗杰·斯佩里教授发明的“IBI右脑学习法”,发现了人的记忆潜能秘密,给教育的腾飞带来新的革命、人类大脑资源如何进一步的开发利用;
7、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互联网+”在教育上的开发应用和教育信息的飞速传播。
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造就靠以上这七大主要教育资源按需提供的数量和质量,靠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为教育资源添砖加瓦,不断给教育增加正能量。
我这里要讲的是:在国家基本实现均衡七大教育资源,基本实现教育资源公平配备教育中:
为了满足未来社会对高品质、高水平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
·我们如何不断进一步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呢?
·我们如何让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超越自我,让每一个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业质量,提高学业水平呢?
从学校层面讲,教育界有个共识:小学教育主因是家长,中学教育的主因是教师,大学教育主因是学生。也就是说,小学教育靠家长,中学教育靠老师,大学教育靠学生。这就是说家长、教师、学生,这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三大元素。三大元素如何紧密协调,配合沟通,是给每个学生提供有质量教育重要的直接元素。
就学校教育来讲,构成学校教育的主体元素只是老师和学生,或者说学生和老师是构成学校每天开展教育活动的两大主体元素。在现代教育中我们又把学生看做是教学的主体,把老师看做教学的主导。家长是构成教学和学习各阶段连接协调的主因。在学校教育中,怎样发挥“主体”和“主导”元素的作用呢?应该是学校给每个学生提供公平有质量教育的最大元素。
老师:如何教?学得懂。
学生:怎样学?记得住。
对学生评价:如何评?都有才。
对学生管理:怎样管?都出彩。
为了做到每个学生“学得懂”、“记得住”、“都有才”和“都出彩”,首先要认识从培养和提高老师和学生这两个教学的主要元素的情商出发,从培养教学双方浓厚的兴趣出发,对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第一个重要的事。我们总结归纳许多名校、名师多年高效率教育教学实践和成功理念,构思了一套高效率“精品教学法”的初步思路,其要点有六:
1、怎样有效提高教和学双方的情商,即培养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要元素双方教学和学习的浓厚兴趣,应该是教育的基础和原动力。
为此在广大教师中要推行“融爱于教”的思想;在学生中要推行“融爱于学”的学习观:
要教育广大教师要不断认识到教师就是一个培养和奉献爱心的职业,是一个大范围、长周期、是一个难计功利无私奉献的职业;是一个把功利放在以后、放在未来、放在希望中的事业。只有具备了“无私”和“奉献爱心”的精神,才配当人民教师。我们把人民教师这种无私和爱心无私奉献的精神称为“融爱于教”的教学精神,这是一种“仁爱”的教育观。
在学生中要培养和推行“融爱于学”的学习观:
每个学生要从“爱父母”教育开始,大力倡导“十个爱”(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学校、爱学习;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公物)的养成教育,这“十个爱”就是一串相互关联的、相互牵动着的感情线,越激发越有力量,越有后劲。从学生入学第一天开始,我们对每一个学生就要高唱“十爱”养成教育,我们把“十爱”养成教育就称为“融爱于学”的学习观。用“融爱于学”的学习观来不断激发每一个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这是来造就和提升学生学习永不枯竭学习情商的基本出发点。
有了“融爱于教”和“融爱于学”的精神境界,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有质量教育才有思想基础,教育才有思想灵魂,培养和提高教和学双方浓厚的兴趣,提高教师和学生双方的教育情商就有了思想基础和保障。
2、名师工程教学法。要点是:一流的多媒体教案+音视频展示平台+脱稿讲课;
3、1比1高效课堂教学法。要点是:一半时间授课、一半时间当堂训练,提高针对教材师生的充分互动和研讨;
4、“1对1”和“1对多”的课外按需辅导法;
5、作业批改:全收全批+百分之百面对面的纠错批改作业法;
6、推广IBI右脑学习法,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
最后,我们还应该强调如何不断造就优秀教师队伍和优秀生源队伍,这两个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有质量教育主要元素质量的提升和培养问题。
关于优秀教师的培养和造就,是不断提供能满足需要数量优秀教师的保障:
①要大力提倡和造就人民教师终身制,就能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的教师;
②要在全民中真正落实尊师重教,教师平均工资就应高于各行业的平均工资;
③对教师要有终身培养的国家计划。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与时俱进的思想;
④要在全社会倡导推行奖励“名师出高徒”的理念和方法。
⑤要在中小学倡导实施“导师制”的管理法。每位老师都应主动带3~5名学业偏下的学生,作为导师专责辅导的对象。从管理体制中保证每个学生都不会掉队。
关于优质生源队伍的培养:
①首先人口要做到优生。要造就每个出生的婴儿是基本健康的、智力是健全的;
②在人生的各个成长阶段,包括早教(0~3岁)、幼教(4~6岁)、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及研究生这六、七个人生主要成长阶段:
·每个阶段都能正常发育,健康成长;
·在每个阶段教育中,每个孩子或学生基本学业都不能掉队。
……
还有一个重大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那就是我们即将面临的社会将是一个人工智能化的社会,或者说一个高度智能化的社会就要来到了。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未来社会学生该学什么?这将是我们全社会要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如果您现在做一次旅游,你就会感觉到,您玩不转智能手机,你不会使用社会上提供的各种智能化管理系统,如果没有别人协助,恐怕你要顺利回家都难。
在习主席倡导一带一路,已经串联了60多个欧亚国家,共创世界经济发展,不断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到来了,不断提升的智能化社会到来了,迫使我们要把教育的基准点放在全球视野中,放在不断创新教育的高目标之中。
在新时代,我国已经蓬勃发展起来的教育事业,优势已经显现。我们能否担当起排头兵的重任,在习近平新时代如何走强中国教育,这里给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既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又有新的挑战。
注:最后,向各位领导推荐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的新书:
《阎实教育科学文集》(书号:ISBN978-7-5613-9470)。
这是一本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书,是每一个学生都不会掉队的书,是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教育的书,是一本在习近平新时代走强中国教育的书。经本次大会会务组审阅,免费赠送给与会每一位代表,请参阅批评雅正。